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9月10日 星期三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心靈補給 > 佛學講座> 心的使用說明書 岡山佛光人薰習善心所

佛學講座

字級

心的使用說明書 岡山佛光人薰習善心所

【人間社 羅秀春 高雄報導】 2024-04-29
佛光山岡山講堂於4月27日舉辦「人間佛教系列佛學講座」,禮請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教務長慧中法師,主講「心的使用說明書」,信眾加線上400人聆聽受益。

講座開始前,佛光山叢林學院學生以小提琴、歌聲唱出「佛教青年的歌聲、路要自己走」,將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教法實踐、弘傳下去。人間大學岡山分校吉祥鼓班老師吳華蓉帶領學員表演〈望春風〉、〈雲湖之歌〉、〈茉莉花〉,拉開講座序幕。

慧中法師以生活小故事、引用經典譬喻等深入淺出的方式,鼓勵與會大眾從萬法唯識的理論基礎,時時觀照日常生活中的起心動念,去對應現起的善惡心所,就能自我警覺,不令惡生起,自能擴大善的力量。

唯識學可讓人明白何謂「心生萬法」,是一部「心的使用說明書」。在認識自己的過程中,不要只看到感官部分,要知道自己的起心動念和懂得去觀察看到第六識的分別,第七識的我執,每次行為過後,留下的潛在的勢力,最後都儲存在第八識阿賴耶識中。因此當發現自我的問題時,就是修行的下手處。引導信眾可依《華嚴經·淨行品》所述,親近善知識、聽聞正法、內正思惟,用法的語言來轉換及改善八識田中的種子,讓自我不斷提升,成為更好的自己。

「人處於逆境當中,發展出三種不同程度的情緒反應。」慧中法師分析「忿」、「恨」、「惱」的不同,由表面忿忿不平,轉向內心,懷恨在心,建立在憤恨上面產生報復。另有對自己的成就沾沾自喜的「憍」,和拿自己與一切眾生比較的「慢」。這些貪、瞋、痴煩惱心所,會障礙智慧的開發。相信真理、相信三寶、相信因果,肯定我是佛,思惟善心所的心,當下就是淨土。

「你希望自己擁有甚麼樣的格局呢?」慧中法師說:對於外面的境界,我們必須以心識去關心、去轉化。「凡走過必留痕跡,凡薰習必留種子」、「種子起現行、現行回薰種子」,透過薰習和規畫,可重新建構自己想要的生活和生命品質,努力不會白費,薰習就會改變。心念如一杯水,放久了會有雜質沉澱,若以筷子攪拌必然浮現,就如同我們在人間佛教的修持道場上,透過生活中的萬種人、萬種事、萬種缘、萬種境界,以眾生為道場、禪定為方法,在應對退進中檢視自己的念頭,從情緒中不斷調整自己,並照顧好當下這一念,就可逐漸斷除無明煩惱。

最後慧中法師以星雲大師法語「只要有願心,世界無遠近;只要肯發心,人間無苦樂。」勉勵大眾實踐落實大師的「三好四給」精神,就是淨化身口意三業,不斷儲存善的力量在八識田中,人生朝著清淨圓滿前進。

監寺慧炬法師表示:常住慈悲舉辦講座、研討會,主要是佛法必須「靠人說」才得以彰顯,加上大家共學共堂,以不同人說,在不同的角度分析與看法下,我們對於知識的認識更全面無死角。

岡山佛光青年陳渂綨分享:法師在講座中提到透過佛法的薰習,可以改善自己的狀態,而薰習就是重複、多次學習去累積經驗去重新建構自己想要的生活品質,因為所有的努力都不會白費,有薰習就會有改變,忽然明白找到自己改變的方法,受益匪淺很開心值得。
12345678910第1 / 203頁
追蹤我們